一场与“死神”争分夺秒的赛跑
“氧饱和度持续下降!”
“吸氧,吸痰。”
“无明显好转,准备气管插管!”
……
2023年1月7日19点17分
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省妇女儿童医院)
重症医学科的病房里
正上演着一幕紧张而有序的生命保卫战
这是一位外市某医院ICU的特殊病人,外伤后持续意识障碍,外耳道出血,双侧鼻腔持续红色液体流出,被诊断为“开放型颅脑损伤特重型”,伴有肺部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效果不佳。家人心急如焚,联系了郑大三附院。
制定方案 严阵以待患者多发颅底骨折,脑脊液鼻漏、耳漏,严重脑水肿,随时有脑疝可能,并出现了肺部ARDS,病情复杂危重。1月7日15点53分,接到患者家属的电话,重症医学科主任邵勇在了解病情后,同意了家属的请求,安排相关专业医生和护士跟车接诊。
当天正值周末,神经外科主任单峤、重症医学科总护士长尚丽丽、护士长徐桂梅接到通知后迅速赶到医院,讨论病情、制定医疗方案、调整人员配置,从技术上最大程度保障患者的安全。值班护士也严阵以待,准备好气管插管、呼吸机、吸痰器等急救设备和药品,为抢救患者做好准备。

争分夺秒 全力抢救 历经3个多小时、100多公里,数次血氧饱和度掉到70%以下,患者终于结束了惊心动魄的转运旅程,在19点17分安全到达了郑大三附院。此时,邵勇已经为患者开通绿色通道,手术室、麻醉科、影像科、检验科、药剂科等多个科室准备就绪,协同为患者提供救治服务。
医护人员迅速为患者安排了头胸腹CT检查,对患者的伤情进行精确评估。患者当天夜间出现了氧饱和度下降,呼吸浅慢,喉中痰鸣声重,吸痰后无好转,考虑患者存在严重肺部ARDS,邵勇立即给予紧急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呼吸。
经过一系列紧急而有序的抢救,患者终于转危为安,生命体征基本稳定。
精心治疗 渡过险关邵勇、单峤带领医护团队就患者下一步的治疗重点和护理难点做了充分的讨论,安排了工作经验丰富的主治医师、主管护师等全程为患者保驾护航。
患者颅底多发骨折,脑脊液自耳鼻流出,需一直仰卧位,但同时患者有严重的肺部感染,如果拍背排痰,又会加重患者的颅脑损伤……经过全科讨论后,终于确定了治疗方案,以降低颅内压、改善脑循环等治疗为主,抗感染、化痰为辅,双管齐下,又各有侧重。
5天后,在全科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下,患者终于度过了脑水肿高峰期。复查头胸CT,脑水肿逐渐减轻,肺实变减少,最终可以拔除气管插管。
经过恢复,患者意识逐渐好转,从昏迷到昏睡,再到嗜睡。在家属焦急的期盼中,患者终于能睁开双眼,与医护及家属正常对话,肢体自主活动。转回普通病房的那一刻,家属表达了深深的感激之情。
守护好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既是郑大三附院重症医学科每一个人的职责,也是使命所在。
患者生死相托,我们必全力以赴!
来源:郑大三附院暨河南省妇幼保健院
编辑:任卫英 审核:荣强
- 上一篇
疫情科普汇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你要知晓!
河南健康网是河南建立较早的健康资讯门户网站,中国健康网盟的倡导和发起者.我们以提高生命质量,关注大众健康为己任,努力营造全民健康意识和氛围,河南健康网愿与您共创和谐。
- 下一篇
颅内动脉瘤术后还可以做磁共振(MRI)检查吗?
脑动脉瘤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出血性疾病,就像身体内的定时炸弹,平时没什么症状,一旦破裂就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发现就要及时做手术,目前多采用颅内动脉瘤夹闭、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支架辅助栓塞治疗或密网支架植入等手术治疗方式。对于术后患者,磁共振(MRI)是术后随访的重要检查手段,但对于应用动脉瘤夹、弹簧圈、支架的颅内动脉瘤患者,做磁共振检查是安全的吗?